Menu
冬天来了,脑梗塞患者应注意哪些事项?
时间:2021-11-12

618db2cc8e32f.jpg


随着时代的进步,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,脑梗也随之而来。脑梗被称之为“非死即残”,是一种严重威胁生命健康的疾病。高发于老年人,不过近几年呈现年轻化,这与日常的饮食是分不开的。尤其,到了冬季,脑梗患者更应注意日常保健。

618db2bcd6441.jpg

老年人,尤其脑梗塞患者更应注意以下6点:

1

脑梗塞患者冬天要注意生活规律

不要过早晨练,最好在早饭后9-10点阳光充足时再锻炼,多晒晒太阳可促进钙质合成和吸收,在外出活动时要注意添加衣服,尤其要重视手部、头部、面部的保暖。同时要保持大小便畅通,避免情绪大起大落。

2

注意起床要慢

清晨醒后养神5分钟再起床活动。清晨人体的血管应变力最差,骤然活动易引发脑血管疾病。醒后躺一会儿再起床,避免脑梗塞发作。冬季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原因都与血压的骤然波动有关,保持血压平稳是关键。

3

注意适量运动

要根据身心情况锻炼身体,每天有氧运动时间不少于30分钟,注意不要选择爬山、跑步、打球等激烈运动项目。一般每周不少于3次,每次20—40分钟,运动量以不感疲劳为宜,且不伴有头晕头痛疲劳等,自我感觉良好为宜。

4

注意控制危险因素

对于已经发病过的脑梗塞患者,一定要控制好高血压、高血脂、高血糖等脑梗塞易发因素,半年做一次身体检查,千万不可因担心服药出现不良反应而擅自停服降压、降血脂的药物。


5

注意保持情绪稳定

天气的变化会导致人的情绪波动,老年人和高血压患者,平时要尽量做到情绪安定,处事不过激,不动怒,主动创造开心场面。学会自我调控心境,保持情绪稳定。良好的心态能使脏器活动及新陈代谢处于最佳状态,机体免疫功能增强。

6

注意良好的饮食习惯

平时宜吃清淡、细软、含丰富膳食纤维的食物,过多食用高糖食物,可使血液粘稠度加重;饮食过咸可导致血液凝滞;吸烟、饮水过少、不吃早餐等生活习惯也可使血液粘稠度增高而诱发血栓形成。日常生活中应保证足量饮水,睡前一杯水,起床一杯水。


 “脑梗塞患者饮食调养原则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1.限制高胆固醇食物

 每日膳食中要减少总的脂肪量,增加多不饱和脂肪酸,减少动物脂肪,以减少肝脏合成内源性胆固醇。烹调时不用动物油,而用植物油,如豆油、花生油、玉米油等,用量每人每日25克,每月在750克以内为宜。有些食物如洋葱、大蒜、香菇、木耳、海带、山楂、紫菜、淡茶、魔芋等食品有降脂作用,可以根据需要加以选择,配制成适宜于病人的康复膳食。

2.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

由于膳食中的脂肪量下降,就要适当增加蛋白质。可由瘦肉、去皮禽类肉提供;应多吃鱼肉,特别是海鱼。每日要吃一定量的豆制品,如豆腐干,对降低血液胆固醇及血液黏滞有利。

3.控制糖类食品摄入量

虽然控制了脂肪的摄入,但不能忽视精制糖和含糖类的甜食,包括点心、糖果和饮料的摄入。当过多饮用含糖饮料和含糖类的甜食后,体内的糖会转化成脂肪,并在体内蓄积,仍然会增加体重、血糖、血脂及血液黏滞度,对脑血栓的恢复极为不利,所以也要控制糖分的摄入。

老年病诊

循环系统疾病: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、心律失常、心功能不全、高血压病(高血压性心脏病、高血压性肾病、高血压性脑病)、心肌炎、心肌病、风湿性心脏病。

神经系统疾病:脑梗塞(脑血栓、脑栓塞、腔隙性脑梗塞、多发性脑梗塞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)、脑血栓后遗症、脑动脉痉挛、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、血栓性偏瘫、栓塞性偏瘫

内分泌与代谢系统疾病:糖尿病及其合并症(糖尿病肾病、糖尿病足、糖尿病末梢神经炎)、甲状腺功能亢进、甲状腺功能减退、甲状腺炎。

呼吸系统疾病:慢性支气管炎,慢性阻塞性肺疾病、慢性肺源性心脏病、支气管哮喘(过敏性哮喘)、肺炎(细菌性肺炎、病毒性肺炎等)